发布时间:2014-05-09 10:4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开车走三环,桥上比桥下能快多少?】昨天,东方今报记者分两路,对三环全程进行了体验。上不上桥,时间差了半个小时。但是,如果剔除意外因素,走高架比走桥下,还是能省下一大半时间的。
□东方今报记者 王献军 孙川川/文
首席记者 张晓冬 记者 袁晓强/图
昨日,郑州市三环快速路全线贯通,这对于长期在“堵”生活中煎熬的郑州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大喜事。那么,走不走三环高架,有什么不一样?东方今报记者特兵分两路进行了体验。
桥下一圈:用时121分钟
昨天上午8时43分,东方今报第一路记者从郑州市南三环中州大道交叉口出发,顺时针沿三环驱车体验,这一路走的全是地面辅道,走完全程是10时48分,一共用了121分钟。
由于早高峰刚刚过去,出发时南三环上车流量并不大,车速基本能达到50公里/小时。在京广路口,由于京广路立交正在施工中,路上绕行分流的提示也不明显,堵塞严重。记者最后绕行长江路回到南三环,用了28分钟。整个南三环段是本次体验中耗时最长的,总共用了46分钟。
西三环地面辅道路况良好,但遭遇了一路红灯,用时21分钟。北三环段正常,用时36分钟。一些小路口如金杯路、园田路新安装了红绿灯,但由于高架未开通,暂时还没启用。北环上的老堵点索凌路口、丰庆路口、文化路口,都是一个绿灯就顺利通过,比预想中的快得多。
不过,由于北环地面道路中间多处在修建BRT站台,致使车速不得不降下来。南阳路立交桥下路面正拓宽施工,行驶比较缓慢。继续向东过了花园路立交后,遭遇了车辆排队,10分钟才过经三路。
中州大道还是老问题。北段自北向南车辆均要通过保通路行走,路况并不好,车速也比较缓慢。同时,由于只能在鑫苑路口的匝道上农业路立交桥,大量排队上桥车辆占用了直行车道,排队等了两个信号灯才过东风路口。但到了货站街铁路线时,由于施工,车辆降速排队,到航海路口时,也仅用了18分钟。
桥上一圈:用时87分钟
昨天14时49分,东方今报第二路记者从科学大道立交桥头出发,逆时针沿三环开始体验,这一路走的是刚开通的高架快速路,一共用时87分钟,比第一路记者少用了34分钟。
刚一出发,车速轻松提到80公里/小时。西三环采用的是“高架+地面”形式,但由于地面段道路隔离措施到位,车辆无需降速。但在接近郑上路立交时,由于有非机动车在高架桥面逆行,加上车流增加,车辆减速。即便如此,通过最长的西三环,也只用了11分12秒。
接着沿南三环继续向前,车辆行到紫荆山南路时,前方铁路立交桥下正施工,车道也从五个变两个,再加之前方有剐蹭事故,车辆排起长龙。这段1100米的道路,竟用时37分钟。
从南三环驶往中州大道的地面匝道已开放,车辆不多,车速也保持在40公里/小时。经过中州大道与郑尉路交叉口时,短暂等候红灯通行,因中州大道与航海路口南的中州大道暂时没开放,体验车辆绕行七里河南路左转上航海路,继续沿中州大道由南向北行驶。因货站街附近的施工,车速降低。整个中州大道行程用时21分钟。
车辆从中州大道农业路立交,可沿新开通的高架桥直接进入北三环高架桥,车速也再次提至80公里/小时。7分钟后,体验车顺利到达南阳路立交。由于彩虹桥仅有双向4车道,车速降到了40公里/小时左右。通过北三环,用时不到10分钟。
从体验的用时来看,桥上比桥下快了34分钟,高架桥效果并不如预想中的明显。
三环“畅通”
需要大家的点滴配合
驱车通过宽敞快捷的三环高架,心情不是一般的舒畅。然而,在体验三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个别市民骑电动车冲上了高架桥行驶;在西三环郑上路立交,不少市民骑电动车在主干道上逆行;在北三环高架桥上,有老年代步车在桥上行驶。三环高架桥的设计时速最高达80公里,非机动车是禁止上桥行驶的。这样行路,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人身安全的不负责任。三环“畅通”,需要我们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支持。
(东方今报)
《郑州三环高架贯通开车跑全城桥上比桥下快34分》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gsh/mswz/1650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