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故事汇 > 民生时事 >

危重病人跨地转院难 郑州探索危重病人转运平台

[摘要]前天去转运缑女士的救护车装备很好。记者张朝摄影 □记者李晓敏张朝谷武民通讯员王军伟实习生刘惠霞 阅读提示:一个危重病人跨地转院难,引来众多读者和网友吐槽。昨天,当本报《危重病人转院难,多地寻找急救车》一稿见报后,读者纷纷打来电话,倾诉自己曾...

危重病人跨地转院难 郑州探索危重病人转运平台

前天去转运缑女士的救护车装备很好。记者张朝摄影

□记者李晓敏张朝谷武民通讯员王军伟实习生刘惠霞

阅读提示:一个危重病人跨地转院难,引来众多读者和网友吐槽。昨天,当本报《危重病人转院难,多地寻找急救车》一稿见报后,读者纷纷打来电话,倾诉自己曾经或正在经历的闹心事。

跨地转院为何这么难?走访中,记者发现,跨地转院难早已成为顽疾,不仅在河南,在全国许多大城市都有。

不过,可喜的是,在郑州,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医院已经开始求解,并有了不错的成效。同时,也有一些专家建议,我省可增加监护型急救车,建立“全省危重病人转运平台”,以确保跨地转院能顺畅进行。

吐槽:租辆“黑车”转运病人

37岁的郑先生是郑州一家电子公司的老总。昨天上午,当记者接到他的电话时,他正从南阳赶往郑州。

“提起这个转院,我是一肚子火。”郑先生说,今年年初,他81岁的老母亲因为肚子疼,住进了当地医院,多方诊断后,医生发现,老人是肠穿孔,急需手术,可是当地的医院条件有限,建议转院。

但不巧的是,该院只有两辆急救车,刚好都出急诊了。“当时是晚上,我们就开始自己联系医院,结果联系的3家医院都说没有急救车,让我们自己想办法。”一番周折后,郑先生出资3000元,从当地一家民营医院租了一辆急救车,将老人从南阳桐柏拉到了郑州。

“幸亏一路上没出事,后来的手术也顺利,否则我会愧疚一辈子。”郑先生说,后来他打探得知,这家医院的急救车不是正规的,而是一辆“黑车”。

和郑先生不同的是,当万女士找不到转运的急救车时,她是冒险自己开车,将80多岁的老母亲从信阳转到了郑州。

画外音任何规矩在执行中如果伤害到人就有必要去改变

对此,鹤壁一位七旬老先生说:“人命大于天啊!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才感觉到生命的可贵,救与不救恰好考验了从业者的责任感。任何规矩在执行中如果伤害到人,就有必要去改变,要更人性化。”

问题:转院风险成医院“包袱”

“转院有风险,特别是跨地区的危重病人转院。”省内一家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说,除去急救车是“属地管理”的规定外,大多数医院不愿意接危重病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出了意外怎么办?

5月20日,当记者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采访时,其急诊科主任董小平就曾表示,对此种情况,转运医院最担心的就是风险及担责问题,“一般来说,这种病人的病情都比较危重,往往有转运途中死亡的风险,万一出现意外了,家属闹起来,怎么办”?

对于这一点,省卫生厅医政处相关负责人也多次向记者强调。

“危重不代表就可以转院,比如一些脑外伤病人,长途的颠簸可能会加重病情。”他说,对于危重病人转院,需要专业医生来评估,不是家属想转就可以转,因为这事关人命问题。

此外,转运车辆装备不好、设备不强,以及医护人员跟不上也是很多医院面临的现实问题。

“因跨地区转运路途远、时间长,也会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这也是面临的难题。”昨天,郑州一大型医院的急救科医生说,一般情况下,接指令后,急救车需要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现行救护车的“属地管理”,让司机、医护人员等对属地路线较为熟悉;而跨地区接送危重病人,还可能出现迷路、耽误时间等情况。

画外音跨地区转运行驶环境复杂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跨地区转运行驶环境复杂,交通事故发生了咋办?每个细节都不敢忽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郑州一家民营专科医院的董事长说。

规定:不执行首诊负责制将受罚

那么,如果病人确实需要跨地转院怎么办?

“各急救站执行首诊制,负责将病人转到上级医院。”省卫生厅医政处相关负责人说,如果病人确需转诊,那么该医院要负责将病人转运到有条件救治的医院,如果该院的急救车没能力承担,那么需要向上级主管卫生部门申请,进而将病人转出。

《河南省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各急救站(中心)不执行首诊负责和二十四小时应诊制度的,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于此规定,现实执行情况如何呢?濮阳市一家医疗机构的高管肖先生向记者透露,各市的120急救中心按照省里有关规定,急救车不能出市救护,很多车上装有GPS,一出市就会被发现,他们不敢自行出市。

在鹤壁从事卫生管理20多年的陈先生则说,对于需要转入上级医院治疗的病人,即便当地120指挥管理中心同意调遣,先期接诊医院为规避风险也不愿出车,而上级医院的救护车又不能随便出市来接。

画外音这边不送,那边不接

给了“黑救护车”生存空间

陈先生认为,“这边不送,那边不接”,于是就有了“黑救护车”冒险作业的情况。

探索:成立“重症病人转运中心”

为破解该难题,郑州已有医院做出尝试。比如,郑大一附院已于今年3月份专门成立了“急危重症病人转运中心”。

昨天下午,郑大一附院医务处处长苟建军受访时说,他们成立“转运中心”,目的是为了转变跨地区收治危重病人的原有方式。该中心除接线员、医护人员等外,还专门配备了3辆装有呼吸机、生命体征监护仪等设备的监护型急救车,已组成一个专业的团队。若省内其他省辖市医院有需转运的危重病人,由首诊医院拨打该中心的服务电话,只要这3辆急救车未全部派出,他们即可派医护人员跨地区直接去接。

目前,仅4月份,该中心的出车次数已近70次。当然,也出现过急救车全部派出后,无法接回危重病人的情况。下一步,该中心会进一步增加急救车、医护人员等,壮大队伍。

建议:增加“高配”急救车建立转运平台

不过,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在我省,拥有监护型急救车的医院屈指可数。

“不到10家,都是由医院自己出资购买的。”省卫生厅医政处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我省各个医院急救车的配备比较紧俏,监护型急救车更是稀缺。

他渴盼,政府能够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以满足各医院的院前急救工作。

对于跨地转院难问题,苟建军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因为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政府相关部门应出面牵头,针对全省专门建立一个危重病人转运平台:“该平台可依托于120急救中心,当遇到需转运的病人时,由首诊医院与120联系,120急救中心直接转给该平台,进而根据病人情况,调派相关的医院人员前去转运。”

对此建议,省卫生厅医政处相关负责人很赞同,并表示会及时向厅里反馈,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尽早建立。

(大河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豫都网微信

《危重病人跨地转院难 郑州探索危重病人转运平台》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gsh/mswz/2302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