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24 14:2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夏至到来之前,我省一些地方出现强对流天气,也带来了难得的凉爽天。图为6月19日15时许,郑州市农业路与花园路口,狂风暴雨袭来,不少人猝不及防,淋在雨中。
阅读提示丨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也是酷暑季节到来的信号。在这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日子里,最热、最湿的桑拿天也开始进入“状态”。关于夏至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有哪些保留至今的习俗?这天以后又该如何防暑和养生?
□记者刘学增文白周峰摄影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
【节气】今天白昼最长,正午“立竿无影”
北京时间今天傍晚18时51分,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神州大地正式进入“夏至”。
此时的北半球,所有的地方迎来白昼最长的一天,而且越往北越长。由于今天的太阳与地面几乎呈90°的缘故,平时常见的“立竿见影”在今天将变成“立竿无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今天正午亲自尝试一番。
可能许多朋友会问,夏天不是早就到了么,怎么现在才“至”?郑州市天文馆馆长李德范解释说,这里的“至”其实是“极”的意思,因此夏至也被称为“日长至”。
根据夏至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天文专家计算出了我国白昼的长度(日落时间减日出时间):最北端的漠河是我国昼长最长之地,昼长16小时56分;我国领土最南边界曾母暗沙是我国昼长最短之地,昼长12小时16分。南北差距达4个小时40分钟。而郑州,夏至白天的时长大约在14-15小时之间。
【来历】被最早确立,古代是重要节日
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是逐渐完善的,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据史料记载,早在2800多年前的公元前7世纪,我国古代先民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式,就确定了这一节气。
夏至在古代,除了是节气之外,还是民间非常看重的一个节日,有专家认为,端午节很可能就是从夏至节衍生出来的。夏至前后,也正是上一年栽种的粮食收获的季节,因此古代夏至节主要以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为主要内容。《周礼·春官》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人们在这一天举行隆重仪式,祈祷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
【气候】疾风骤雨频繁,桑拿天增多
“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青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夏至过后,暑假临近,许多地方开始进入一年中所谓的“烧烤模式”,同时暴雨、狂风等强对流天气也频繁出没。而且“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种景象将在夏至后不断上演。
对于中原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夏至过后,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这种强对流天气。省气象台专家张霞表示,夏季影响我省的主要是局部地区的强对流天气。由于白天地面受热,空气对流旺盛,常常会在午后至傍晚形成雷阵雨。这种雷雨骤来疾去,还往往伴有大风、闪电等。张霞表示,夏季里,一天中最好的时候是早晨和傍晚夕阳落山前后,最适宜人们户外活动。
暑假来临,也到了学生们出游的高峰期。特别提醒计划前往江淮一带的市民,这时正值“梅雨”季节,极易出现连绵的阴雨天气。如果您要前往该地区旅行,最好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情况。
【养生】出门讲究防暑,饮食清淡为妙
天气变化越剧烈,越需要养生,真正“热”的时候还在后面呢。从1951年到2006年的统计资料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最高温都出现在夏至后,因此也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如何来防暑养生?省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多位医师建议:首先要每天关注天气动态,第一时间掌握天气变化;出行要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外出,尤其是老人、体弱者或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另外家庭要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最后不管渴不渴,要养成规律性饮水习惯,不建议过多饮用市场上的汽水,凉开水、淡盐水、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夏季,许多人都会产生“厌食”的感觉。专家介绍,这是因为气候炎热时,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减弱,加上凉食流行,很容易发生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疾病。因此,专家建议,一是要注意卫生,二是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果蔬,少食肉类。
由于夏季昼长夜短,许多人生物钟受到影响。专家建议,注意休息时间的调整,一般宜晚睡早起,坚持午休。普通人每天要至少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专家还称,酷暑时节运动也要适量。每天在晚饭后,散步、跳舞等一个小时运动就足够了。运动后用温水洗澡,对于除乏效果最好。
【习俗】老百姓要吃“夏至面”
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和节日,夏至在历史长河中也诞生了大量的习俗,这里面不仅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
像祭神仪式,从周代开始,就成了皇家保留节目,甚至到了清代仍然被视作“国之大典”,每年都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在宋辽时期,夏至日也是举国上下的大节日。宋代古籍《文昌杂录》记载,夏至这一天要放假3天,皇帝让百官回家休息,好好地洗澡、娱乐。而《辽史·礼志》中也说:“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纳凉,香囊可除汗臭。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夏至时,最为流行的要属吃“夏至面”了,这种面各地的做法不一样,但都是对刚刚收获的一种庆祝。在有些地方,新打的小麦专门被做成饼、馍,谓之“尝新”。如果条件许可,建议您不妨学一学古人,吃上一碗面,庆祝夏至到来。
除了吃面外,在南方有些地方还有吃狗肉、吃馄饨等习俗,直到今天仍然保留下来,每年吸引许多人参与。
《今天夏至节气白昼最长 老百姓要吃“夏至面”》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gsh/mswz/3401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