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故事汇 > 民生时事 >

大运河申遗成功 河南世界文化遗产已达到5个

[摘要]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 河南商报记者李雅静/文省文物局/供图 昨日下午,从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传出重磅消息,涉及中国的两个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项目双双申遗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加上之前我省已经申遗成功的安阳殷墟等3个项目...

大运河申遗成功 河南世界文化遗产已达到5个

大运河通济渠郑州

河南商报记者李雅静/文省文物局/供图

昨日下午,从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传出重磅消息,涉及中国的两个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项目双双申遗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加上之前我省已经申遗成功的安阳殷墟等3个项目,目前,我省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已达到5个。

代表评价

大运河“震撼”“令人印象深刻”

据悉,在审议过程中,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有代表用“震撼”“令人印象深刻”等来形容对中国大运河的感受。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就在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不久,由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政府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系列申遗项目,仅耗时约20分钟,也顺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中国段包括河南和陕西、甘肃、新疆4省份的22处遗产点。

河南表态

申遗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项目成功申遗,加上之前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我省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已达到5个。

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丝绸之路河南段、中国大运河河南段在同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同时申报成功,在文化强省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说,河南不仅是丝绸之路开辟、发展繁荣的见证者,还是保护和传承的坚定实践者。河南将抓住申遗成功和欧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强遗产保护和宣传工作,把河南优秀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成果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申遗之后

申遗不是目的,更要提供保护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示,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中国政府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有关要求,继续为大运河珍贵文化遗产提供最好的保护,并将继续团结各利益相关方,深入探讨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尤其是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模式,让蕴含丰富精神内涵的大运河流淌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不是申报成功就没事儿了。”有专家认为,其实很多项目在申请过程中,保护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甚至与国际水平接轨。但申报成功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大投入。

中国大运河专题

大运河河南段

7个遗产点见证了大运河历史进程

大运河是一处超大规模的线性文化遗产。依据历史上的分段和命名习惯,中国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大运河申遗项目涉及河南和北京、天津、河北等8个省份。

我省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7个遗产点,包括洛阳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共7个遗产点。

省文物局相关人士称,7个遗产点涵盖了河道、码头、河堤、桥梁、仓窖、水工设施等完整的遗产类型,见证了大运河从开凿、发展到繁荣、没落的历史进程。

省文物局相关人士称,特别是发现的3座大型皇家粮仓遗址,排列有序,规模宏大,有力印证了隋唐大运河保障重大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的重要功能。

通济渠郑州段

索须河故道原来就是通济渠渠首部分

提起市区西北的索须河,老郑州王先生并不陌生。小时候他们吃这里的水,还捞过河里的鱼。近年来因为频频遭受污染,索须河已经不再受人待见。

此次入选大运河项目的通济渠渠首部分名为通济渠荥阳故城段,按照当地人的说法,“通济渠荥阳故城段”确切说应该被称作“索须河故道”。

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包括通济渠索须河段和通济渠惠济桥段。

通济渠索须河段为现状河道,西起丰硕桥,东至祥云寺村与贾鲁河交接处,长约16公里。此河道为不通航河流,主要是城市泄洪排涝景观河道。

通济渠惠济桥段现已探明的河道北起东孙庄村东侧黄河南岸大堤处,南至索须河段丰硕桥处,全长约4公里。除惠济桥处尚保留一段河道外,其余部分均已埋于地下。

含嘉仓、回洛仓

位于隋唐大运河“中心地带”洛阳

回洛仓建于隋朝,位于城外。隋末,天下大乱,李密夺取回洛仓,隋统治者积累了11年的粮食拱手“让”于李密。

虽然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没能起义成功,但他抢占粮草的战略,却成为另一个人的“教训范本”,这个人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粮仓在城外的弊端,决定在洛阳城内建立粮仓,以免重蹈当年隋统治者的覆辙。

这个被李世民精心“设计”地理位置的粮仓就是含嘉仓。含嘉仓不仅供应洛阳城里的粮食,还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后来,它逐渐取代当时最大的粮仓——洛口仓,成为天下第一大粮仓。

小知识

为什么不叫京杭大运河?

因为它包括三部分:1.京杭大运河;2.隋唐大运河;3.江南运河网。

中国大运河是历史最悠久、长度最长、科技含量最高的人类文明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象征,是中国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豫都网微信

《大运河申遗成功 河南世界文化遗产已达到5个》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gsh/mswz/3414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