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故事汇 > 民生时事 >

郑州绘就五年提升蓝图 2018年建成区人口1100万

[摘要]本报讯(记者 武建玲)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郑州都市区建设五年提升规划(20142018)》。根据规划,郑州都市区的战略定位是以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航空大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郑州都市...

本报讯(记者 武建玲)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郑州都市区建设五年提升规划(2014—2018)》。根据规划,郑州都市区的战略定位是以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航空大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郑州都市区的五年建设目标是: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4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口1100万人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0亿元左右,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51∶4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7000亿元。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关键词: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根据五年提升规划,2018年,郑州都市区建成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人口800万以上。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坚持宜居、生态、绿色、环保发展理念,按照“一核三区”空间布局全面推进。到2018年,引进和建设重大项目300个,总投资5500亿元,销售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90万左右。

加快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到2018年,建成区面积达到60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600万人左右。推进城市均衡发展,到2018年,东部新城区、南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65、30、55平方公里,人口分别达到45、25、30万人。推进中小城市融城发展。到2018年,形成3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2个,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3个,5万人以上的中心城镇4个。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到2018年,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000公里,新增供水能力160万吨/日,中心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新建、改造排水管网50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95%以上,再生水回用率40%以上;新建、改造燃气干支网600公里,新增加气站30座,新增燃气指标20亿立方米;新建、改造供热管网600公里,民用集中供热普及率54%以上。

加快畅通郑州建设

关键词:快速路网

城市路网建设方面,加快推进“两环三十一放射”快速路网改造提升,构建中心区域“环形+放射”快速路网体系。到2018年,新增立交、隧道50座,全面完成三环以内断头路打通工程,快速路通车里程新增200公里以上,次干路以上道路新增500公里以上,实现中心城区15分钟上快速路、快速路15分钟上高速,居民单程出行时间不超过45分钟。

公共交通方面,加快构建快速公交、公交干线网络,积极发展支线微型公交网络,在城市主干道基本实现公交专用道。到2018年,轨道交通线路130公里以上,快速公交线路新增200公里以上,公共交通分担率40%。

静态交通方面,加快公共停车场及配套停车场建设。到2018年,新增立体人行过街设施20座,新增立体式公共停车场100座,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万个。

慢行交通方面,结合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走廊建设,建设“便民自行车公共服务系统”。到2018年,新增步行道1000公里、自行车道1200公里,建设500个左右自行车租赁点。

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关键词:多式联运

构建“一网、四港、六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把郑州打造成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方面,大力发展航空货运,力争到2018年,新开通全货运航线30条,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110万吨;新开通国际国内客运航线50条,客运吞吐量达到2300万人次;通用航空基地公司达到15家,飞机规模达到180架,年实现飞行7万小时。

国家铁路枢纽建设方面,加密国际班列车次,完善陆港货运网络,形成国际货运枢纽中心,建设郑州国家陆港;积极推进“米”字形快速铁路网规划建设,构建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全省省辖市的“1小时交通圈”和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交通圈”,到2018年,客运达到5000万人次;推进“1+8”同城化进程,加快城际铁路网建设,到2018年,城际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10公里。

国家公路枢纽建设方面,建设货运主枢纽和具有集散、中转、配送功能的现代物流中心,开工建设郑州货运南站、郑州货运西北站等场站设施,形成郑州国家公路货运枢纽骨架系统;加快客运主枢纽场站建设,建成郑州新客运北站、客运西站、客运东站、航空港实验区公路客运站;优化提升公路网络,到2018年,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1100公里以上,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630公里以上,基本实现所有县城20分钟上高速;积极推进市域快速通道建设,到2018年,市域快速通道总里程600公里以上。

枢纽一体化。以三个货运多式联运中心和三个客运多式联运中心为基础,加快构建以航空港为核心的“铁、公、机”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与航空、铁路、公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相配套的公交车、出租车、非机动车场站设施,提升换乘效率,进一步提升转运综合服务能力。

构建战略支撑产业体系

关键词: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商贸、文化创意等战略支撑产业。到2018年,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7000亿元左右,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8000亿元,物流商贸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文化创意旅游业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

积极培育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健康服务、养老及家庭服务、商务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8年,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40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改造提升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房地产等传统支柱产业,到2018年,铝精深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600亿元,现代食品制造业销售收入达2000亿元,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

加快发展金融、电子商务、高技术服务等高成长性产业,2018年,金融业、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在1000亿元、500亿元以上。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2018年,粮食产量达到160万吨,蔬菜产量达到320万吨,肉、蛋、奶自给率分别保持在41%、81%、60%以上。

建成国家创新创业中心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协调高效、运转流畅、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建成国家重要的创新创业中心和国际有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

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大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机制。2018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力推进孵化器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到2018年,新建各类研发中心760家,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10家,省级研发中心300家;建成20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10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实施国家、省“千人计划” “百人计划”等人才的引智工程和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人才、科研团队培养引进专项计划,建立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渠道和工作机制,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基地联盟,培育自主创新人才队伍。

加快大气污染治理

关键词:视频监控工地扬尘

强力推进“气化郑州”。严格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到2018年,全市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0%以下;加快实施燃煤锅炉“煤改气”工程,到2016年,全面完成市区和各县(市)、上街区主城区156台燃煤锅炉拆除改造和提标治理任务;加强无燃煤区创建工作,到2018年,各县(市)主城区禁燃区达到建成区面积的70%。

提高机动车污染防治水平。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2015年全市汽车环保标志发放率90%以上,2017年建设覆盖全市的机动车遥测检测系统;加快黄标车限行与淘汰,2017年年底前淘汰所有黄标车,2018年起全市行政区域内禁行黄标车;积极推进燃料结构调整,2016年绿色公交车的比例提高到60%,2018年达到70%。

综合治理扬尘污染。2015年,主城区内的施工工地渣土车和粉状物料运输应全部密闭运输,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施工工地主要扬尘产生点安装视频监控装置,实行施工全过程监控。2018年,主城区施工工地90%以上应达到绿色工地标准。2017年年底,建成区实现快速路及主次干道全面机械化清扫。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经济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统领,实行最严格的资源开发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积极推进生态园林、生态林业和生态水系建设,到2018年,全市生态经济达到1000亿元;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在37%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2%,新建公园27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5平方米;完成营造林总规模60万亩,全市森林面积3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规划区水面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率3.2%。

通过调整产业机构、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到2018年,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10%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在90%以上,矿产资源总回收利用率在4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率95%以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三房合一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以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建立统一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制度。全面开展重大疾病保障和大病医疗保险,探索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管理。

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三房合一”住房保障管理新机制。严格保障性住房管理,完善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管理和退出机制。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到2018年,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60万个,转移农业劳动力100万人。

优先发展现代教育

关键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益性幼儿园,加强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到2018年,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5%,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0%。

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加快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步伐,实施普通高中与大学衔接课程项目,探索实施高中教育免学费政策,优化普通高中结构布局,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到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

围绕航空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开展职业教育资源整合重组,优化专业设置。支持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重点建设2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豫都网微信

《郑州绘就五年提升蓝图 2018年建成区人口1100万》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gsh/mswz/4557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