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07 00:5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导语: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个可以快速试错的时代,但关键是你试错之后是否可以快速积累。关注女性健康的85后创业者柴可,演绎了一个越挫越勇的创业故事。
i黑马注: 2014年6月5日,女性健康管理APP大姨吗宣布完成C轮融资,金额为3000万美元,由策源创投领投,红杉资本和贝塔斯曼跟投。此轮融资后,大姨吗估值约2亿美金。仅仅两年半的时间,大姨吗就积累了一亿的下载量,5000万注册用户,3000万活跃用户。
大姨吗的创始人柴可今年刚28岁,但是已经创业5年,经历了8个创业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个可以快速试错的时代,但关键是你试错之后是否可以快速积累。85后创业者柴可,演绎了一个越挫越勇的创业故事。
1986年出生的柴可,是创业圈的富二代,他父亲是贵州上市公司宏宇药业的创始人,但是柴可对这个身份并不避讳,因为他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享受过几天富二代的生活。
“我父亲是知识分子,那个年代赚不到钱,他在创业之前是大学助教,后来慢慢做到大学老师,之后用自己研究的药方子出来创业。其实我们家在我十二岁才开始真正富有的,以前一直很穷。”
柴可小时候还得去父亲刚起步的工厂帮工,到高三就去了加拿大,在那边考取了大学。家里的家教严格,一直让柴可“自力更生”,他毕业后在加拿大工作了两年,房是自己租的,车也是自己工资买的。
“因为小时候家里穷,我的潜意识一直觉得家里没什么钱,也没有向家里要钱的习惯。”
他回国准备创业时,也不打算借助家里的关系,自己用打工积蓄的钱在望京租了一个民居开始创业。
“我父母是支持我创业的,但公司的董事会希望我回去。他们商量说,我们董事会给你五十万,这个作为你的创业种子启动基金,但条件是,这五十万用 完,你事没做起来,你就回来接班。我没要他们的钱,一旦你开始用别人东西的时候,就会有承诺和付出,我心想我自己钱花完了还可以再挣。很多人都觉得我疯 了,家里有劳斯莱斯不坐,偏偏要在北京挤公交。”
但是创业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柴可说:“在大姨吗以前的项目都失败了,没什么好避讳的。我做了太多尝试,糖尿病社区,中医按摩,减肥社区,中医体 质调养,健康问答,医疗销售人员外出定位系统——这六个是和健康医疗相关的。还有两个是不相关的,算是外包,一个是高端会员卡系统,还有一个是打车软 件。”
在回国创业到开始做大姨吗的2009年7月至2011年11月间,柴可在健康领域尝试了6个创业项目——均以失败告终。期间他们靠外包项目赚一些钱。
2009年在加拿大工作了两年的柴可回国,找了自己的小学同学做合伙人,窝在望京的一个民居开始做自己的第一个创业项目——糖尿病社区。在PC端做社区,由于糖尿病人基数少,而且以不上网的老年人为主,辛苦做了一年,只积累了一万用户,柴可果断放弃了。
吸取了第一次创业,“切入人群基数过小”的问题,柴可决定做一个用户基数大的健康领域社区——减肥。因为现代社会,超过60%的人都有减肥的烦恼。
减肥社区仍然是在PC端做,柴可第一次尝试用工具去为社区服务,让用户每天录入饮食运动等数据,然后反馈一套运动饮食方案,付费用户可以获得一对一的专业指导。
减肥社区很快积累了一万个用户,但柴可发现自己“没有了解到减肥人群的问题”,减肥是非常“重”的行为,但减肥社区只提供信息是无法让用户付出 行动的,“人性都是懒惰的,你不可能说提供一个跑三公里的信息,别人就会跑三公里”。柴可发现自己的减肥社区,并不能解决减肥人群任何实际问题,他想解决 的问题太“重”了。
柴可说:“互联网看的是活跃度,健康看的是解决度,以前的产品我两个东西都没做到。我有没有帮用户完成减肥,我就没有口碑,当我帮你做好了一件事,哪怕是小事,才会有传播。通过信息去帮人解决健康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你很难获得一个良好的口碑。”
柴可最开始犯的错误,与初入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基本一致——盲目的寻求所谓的“刚需”。简单的认为信息是刚需,健康也是刚需,把两个东西硬生生塞在了一起。
柴可对自己的前两个项目进行了反思:“健康和信息服务之间有巨大鸿沟”,健康问题关键是“解决”,只简单提供信息是不够解决健康问题的。
他思考之后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来切入“不叫医疗,也不叫健康,叫‘轻健康’。它轻到可用可不用,用了会好一点,但是它可以慢慢沉淀数据,慢慢的让用户依赖于你。”
至此,柴可开始尝试‘轻健康’的产品模式。
柴可认为自己做的“稍微感觉有点对”的产品是“轻问诊”,“轻问诊”是嫁接于新浪(46.53, -1.86, -3.84%)微博(19.04, -0.52, -2.66%)的医疗问答产品。当时轻问诊以对接医生的问答模式,解决用户的一些健康咨询需求,很快“轻问诊”就积累了30万用户。这是柴可做产品以来,用户数最多的一次。
虽然这个产品,把信息和轻度解决健康问题的模式给走通了,让柴可积累了大量用户,但柴可发现活跃度是个大问题。
“有一天早上,我发现三十万注册用户,活跃用户只有两个人时,我就崩溃了”,柴可发现问诊其实不是人们日常健康生活需求的东西,用户基本上要隔非常长时间才使用一次,他决定再出发做新的“轻健康”产品,做一个人们日常使用的,有高活跃度的健康产品。
他后来往日常生活健康领域靠近了一步,做了一个“按哪儿”,帮助人们找按摩养生的地方,但“按哪儿”仍然发展缓慢。
那时柴可比较困惑,参加一些线下创业讨论沙龙。2011年7月,柴可带着自己的项目参加了“IT龙门阵创投专场”,他的项目被拍砖拍得厉害,但也让他醍醐灌顶,明白了“在互联网里面做健康,而不是用互联网的方法做健康”。
柴可开始用真正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思考。明确了要做一个“经常有人使用,并且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有活跃度的产品”。之后的两个月柴可和团队讨论出 了“大姨妈”的初步模型,柴可决定用互联网的玩法,“像QQ一样,找一个点切入,像一根针一样深入一个领域,然后再想办法扩大。柴可决定从女性每个月的烦 心事开始下手。”这样既有用户活跃度(女性至少每月用一次),又可以符合自己“轻健康”的概念(通过记录生理周期能真正解决一些孕期计算,月经周期计算等 小问题,从而造成用户沉淀和口碑传播)。
2014年上半年,大姨吗帮75万个女孩成功怀孕。(指用大姨吗软件记录排卵或者记录体温,并开启“孕期模式”的用户,直至月经停止了开始怀上孩子。)
(i黑马注:75万人,按中国新生儿一年1600万比例计算,约5%的新生儿与大姨吗的工具相关,这既是柴可强调的“解决健康上的小问题,同时可以积累用户数据与口碑”。)
大姨吗上线半年后,迅速的积累了一百万用户。而截至今年六月,大姨吗已经积累了一亿的下载量,5000万注册用户,3000万月活跃用户。
工具如何到社区,关系是什么?
柴可总结的经验是:“我们从特别小的头打进去,然后就有机会砸出一个大坑。”
2012年他写了一篇《工具加社区的破冰之旅》,描述了大姨吗的初级发展阶段如何成型。柴可认为“在这的东西就是在这的,不在这的东西它早晚来了也得走”——工具是大姨吗的初心。
《大姨吗柴可:如何做成一个女性健康APP》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gsh/qghy/4959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