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28 17:1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自李庆萍于2014年5月从农行空降中信银行后,该行开始全面启动零售战略二次转型。在3月24日的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国强表示,目前零售业务占全行比重基本稳定在20%,未来要大幅提高零售产能,提升贡献占比。其中移动端是重要布局,“未来的竞争核心就在移动互联,实际增加有效的获客渠道。”
据财新记者了解,中信银行的零售转型真正启动于2014年3季度。在投资者业绩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中信银行的个人日均存款同比增19.9%。零售业务的中间收入同比增59.6%,AUM(资产管理)5万以上客户同比增30%。代理基金业务同比增498%,手机银行获客数同比增40%,“二次转型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前几任行长定的战略基本已经完成,需要重新规划未来。”中信银行高管表示,该行拟打造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以对公业务为主体,零售板块和金融同业板块为两翼。其中,零售银行以建设最佳客户体验银行为目标,计划通过三年左右时间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聚焦网点产能,打造零售业务渠道、产品和队伍体系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大零售综合服务,实现零售业务可持续快速发展。
这是中信银行再提“大零售战略”。前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从2005年起试图将进行零售战略转型,想重新复制一个招商银行。但在2012年陈小宪离任时,中信银行的零售银行营业收入104.27亿元,仅占该行营业收入的13.94%。技术来看,当时中信银行的负债成本较高,对于存款的经营尚未到位;但整个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也较为艰难。“零售业务经营很难,短期内很难贡献利润,所以需要一把手的毅力和决心。这种机制的建立,能够保证人才流失后的稳定性。”一位招行高管对财新记者表示。2014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零售板块的营业收入占到了19.9%,终于企及当年陈小宪的目标。
曹国强在业绩会上指出,此次零售战略布局,首先要进一步打造零售银行的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客户经营能力、提升网点产能。网点规范化、标准化,今年重点偏向小型化,贴近当地实际,提高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物理网点分成了几大类,重点建设社区银行、小微银行和离行式自助。同时,打造全行内训师队伍,提高每一个客户经理的服务能力、销售能力。
第二,打造全渠道批量获客能力。一是推出直销银行,提高大众理财业务的直销业务平台,以简单化、标准化的产品服务大众客户。二是建设智慧社区O2O,以社区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据财新记者了解,中信银行将与各物流公司包括顺丰进行合作,“我们给他们提供金融服务,他们为我们提供物理网点的获客渠道。”三是进一步强化与电子商务平台、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以及数据提供商的跨界合作,重点推进产品、渠道方面的合作,实现网络引流,从而实现批量获客。四是在移动银行上加大投入,关键就是手机银行。曹国强指出,除了取现,其他业务希望都可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从而全渠道批量式获客。
“这些年我们在零售业务上有了比较大的投入,但还要在如何提升产能、提升贡献上下大功夫。”曹国强表示,今年对零售的考核主要聚焦三方面,包括中间业务收入、核心存款、价值客户。
《中信银行:零售银行的竞争在移动端》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html/20150328/14466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