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科技时评】 日前,支付宝员工舌战工行的段子在网上流传,事件开端于工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处长王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3年来快捷支付一直处于“违法”状态,
银行为此承担了相当的法律风险。支付宝资金结算部员工唐某则针锋相对的回应称,如果说快捷支付一直违法,那么工行就是一直在“知法犯法”,中国所有主流金融机构都在“知法犯法”。
银行系统与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领域的竞争一直在升级,虽然监管层明确表态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这个理念、方向和政策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但是,从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到四大商业银行下调第三方快捷支付限额,再到工行关闭部分支付宝接口,一件件“压宝行动”令“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趋向保守”的论调甚嚣尘上。
央行出手时,马云还只是悲情的抱怨一下“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四大商行出手时,马云的檄文怒气冲天,“谁给银行们的权力,可以伤害储户支配自己资金的权力”,“举世未闻、匪夷所思”(有银行业人士则批评马云“不是无知就是不厚道”),而此次,马云还没有说话,支付宝员工已经坐不住了。
回顾银行与支付宝的几轮斗争,央行虽然发文暂停一些互联网支付业务,但总体上还是站在保护
消费者权益、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既然是创新,就肯定有失误和风险,对于新生事物,既要包容失误,也要防范风险。”
另外,央行还召集腾讯、阿里等巨头以及一些学者开座谈会,提出待相关企业做好风险识别和排查机制,并向央行报备,央行会再“开闸放行”。笔者认为,这种“管控”的基调是可以理解,也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工行负责人的表态,却显得异常“锋利”,因为他搬出了银监会的通知,用最严厉的口吻斥责快捷支付“违法”,这似乎是想一棒子打死快捷支付业务—法无儿戏。如果大家都站在用户利益的角度上,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是不是更好一点?
况且,工行没有关闭所有的快捷支付接口,仍保留了工行浙江分行对支付宝快捷支付接口进行维护和管理,由此看来,支付宝的指责不无道理—“知法犯法”比“违法”更恶劣。
金融的安全性与便利性从来都是跷跷板的两端,只图方便丢了安全是“冒进”,而为了安全放弃便利则是“开历史倒车”,工行关闭快捷支付接口的初衷我们无法揣摩,但从态度和口气上判断,属于后者。如何把握监管的平衡性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但任何以损害用户利益来保护个人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也不会长久。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已经注意有消费者控诉银行,“本来一笔即可轻松搞定的信用卡还款,现在居然要分好几天完成”。
如果各家银行仿效工行的举措,继续限制支付宝等互联网支付业务,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损害广大中小客户的利益。倒不如放低姿态,拜互联网企业为师,尽快缩小与之在用户体验和网络支付等方面的差距,还利于民、还惠于民。又想起了“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都难”这句名言—银行家们,长点心吧!(战钊/文)
(责任编辑:李峰)
原标题:工行关闭支付宝快捷支付,是不是开历史倒车?(图)
《工行关闭支付宝快捷支付 是不是开历史倒车(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shishang/cscl/1261.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