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生活时尚 > 时尚潮流 >

“轮回的哄抢”,该怎样去平息

[摘要]9月5日上午,兰州高速公路一辆载有葡萄的大型货车发生侧翻。听说“葡萄车”翻了,附近不少村民拿着塑料袋、编织袋来抢葡萄,还有人干脆坐在路边吃了起来。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有不少人还开着车、骑着摩托车和自行车来装运。还有人打电话,让亲戚朋友赶紧...

  9月5日上午,兰州高速公路一辆载有葡萄的大型货车发生侧翻。听说“葡萄车”翻了,附近不少村民拿着塑料袋、编织袋来抢葡萄,还有人干脆坐在路边吃了起来。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有不少人还开着车、骑着摩托车和自行车来装运。还有人打电话,让亲戚朋友赶紧开车前来拉葡萄。

  再寻常的事情,轮番发生、周期上演,也多了层“宿命论”式的意味。一如“哄抢”,频繁发生,俨然可称作一种“文化乱象”。

  抢葡萄事件,虽是小事却引发舆论热议。究其原因,作为旁观者的多数民众,也已然对此类劣迹有所反思了。确实,一再的哄抢,必得以一再的抨击“回应”。如若不然,便无异于默认“哄抢”具备的道德地位。

  探究“哄抢”何以发生,成熟的言说路径其实很多。例如,此间历来有“法不责众”之说:一方面,立法层面对集体行为中个人责任的厘定,一贯很暧昧和无奈;另一方面,在执法层面,“哄抢”参与者众多,取证、追责天然面临极大的技术困难。这些,都激励着人们“哄而抢之”。除了司法规束不力,“哄抢”本身也是极重要的导火索——当“众人同抢”,个体就会陷入“群体无意识”。从流于集体的狂热,消弭了负罪感、获得为恶的勇气。

  在一些心理学家看来,“群体相较于个体,更冲动、缺乏理性、没有批判精神、夸大情感……”此一论断,用以解剖“哄抢”,简直量身定制般的合适。当很多人一起,捡拾着公路上那一箱箱葡萄,兴奋的参与者并不会意识到自身行为不当。

  或许,“众人同抢”的齐整景象,冲淡了理性人的羞耻心;“先抢先得”的竞争关系,又推着路过者赶忙“下水”。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主流社会的价值底线,在垂手可得的“待抢物”前短暂休克。

  哄抢,似乎无解地轮回。事实上,只有充分社会化的人,才能具备足够的自我约束力。而“哄抢”却恰是逆社会化、唤醒人类最“自然性”一面的过程。“将哄抢归罪于劣根性”的论调,逻辑上并不成立。

  观望彼地的成功经验,可知唯有更坚定的“社会化”,才可化解“哄抢”中那种唤醒“自然性”的强大能量。此处所谓“社会化”,当然是指更持续、全面、有效的公民美德的推广。事实上,我们生活的周边,一直具备相关条件:每当被“哄抢者”声泪俱下后,都不乏同情乃至“送还”的哄抢者。可见,根绝“哄抢”,就先当强化这种“同理心”——当然要置于建构“公民美德”架构之下。

(责任编辑:黄养生)

豫都网微信

《“轮回的哄抢”,该怎样去平息》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shishang/cscl/1421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