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生活时尚 > 时尚潮流 >

微信能直接捐款 苏州慈善开启“微时代”(图)

[摘要]苏报通讯员 吴成杰 苏报记者 雪 冰 “微信能直接捐款啦,看看微信、动动手指即可了解慈善救助项目、献上一次爱心、查询善款去向。” 在昨天召开的苏州市慈善基金会二届二次理事会上,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微信平台正式上线。爱心人士可以通过搜索微信公众账...

苏报通讯员 吴成杰 苏报记者 雪 冰
  “微信能直接捐款啦,看看微信、动动手指即可了解慈善救助项目、献上一次爱心、查询善款去向。”

  在昨天召开的苏州市慈善基金会二届二次理事会上,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微信平台正式上线。爱心人士可以通过搜索微信公众账号“苏州市慈善基金会”(订阅号)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据悉,此举开了省内运用微信平台发布救助项目、筹集善款、公示公开的先河。

  动动手指 即可捐献爱心

  “80后”时小姐是广告公司的白领,平时工作忙,有捐赠善款的想法却苦于没时间。昨天,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微信平台刚开通,她就捐了100元善款,这也是通过微信平台捐赠的首笔善款。“平时经常关注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由于工作的地方比较远,没时间到慈善总会。现在开通了慈善微信平台,拿起手机就能捐款,而且可以及时看到捐赠情况,既方便又放心。”时小姐说。

  “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转发慈善信息,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次行善。”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副会长郑利江说:“苏州不缺乏爱心,关键在于我们的公益慈善组织如何激励市民去行善。”他介绍,开通慈善微信平台主要是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在捐赠人和受益人之间搭建起更便捷平台; 二是促使慈善总会更加规范操作,加强社会监督;三是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营造“人人向善”、“人人乐善”的浓厚氛围。

  记者打开手机关注“苏州市慈善基金会”服务号发现,该订阅号有“公益咨询”、“慈善公开”和“我要捐助”三个服务模块,每个模块下都有对应的子服务项目,方便爱心市民做选择。

  看看微信 媒体救助项目任你选

  记者从会上还了解到,去年,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围绕“七助一联”安排了1091万元的善款,实施了20项慈善救助项目,形成了“点燃希望—慈善助学”、“爱在延伸·温暖苏城—慈善助老助困”、“慈善助医”等特色品牌项目。

  “我们发现热衷慈善事业的市民不断在增加,每个项目、每次活动都有很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如何让爱心市民更好地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海珊说,“今年,苏州市慈善总会将以慈善冠名基金的形式和苏州日报报业集团等主流媒体共同设计开展慈善救助项目,并将这些项目打造成精品,让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

  王海珊的话在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微信平台上得到了印证,记者注意到,该平台开设了“媒体项目”专栏,目前,试运作的“苏州日报项目专栏”中以一个个典型的慈善救助个案,呼吁社会爱心援助。“今后,还将有更多的媒体项目进驻慈善微信平台。”王海珊表示,爱心市民可通过“我要捐助”任意选择当月更新项目、本阶段重点项目或进入微网站自主选择慈善救助项目。

  公开透明 善款监督更便捷

  为让慈善更加透明,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的微信开通了“信息公开”专栏,将此作为经常性慈善信息披露平台。

  近年来,苏州慈善事业凭借不断强化的公开透明举措,赢得了社会普遍的支持和认可。每年该会都会在《苏州日报》上公示慈善捐赠情况,并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善款的募集、使用进行专项审计监督,确保公开透明公信。“透明度不仅是慈善组织是否公开了相关信息,更是如何用最直观、便捷的方式公开这些信息,这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王海珊说,他们将依据《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信息公开办法》充分利用好、发挥好微信平台,力争对每位关注苏州慈善微信的爱心人士都做到慈善信息公开的“私人定制”。

  据统计,2013年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共募集慈善款物7.01亿元,救助支出款物5.1亿元,其中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募集2.82亿元,救助支出2.66亿元,居全省榜首。

  相 关 链 接捐款可扫描二维码

  慈善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欢迎广大爱心企业和爱心市民踊跃捐款捐物、认领慈善项目。

  市民只需通过手机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关注“苏州市慈善基金会”服务号。该订阅号有“公益咨询”、“慈善公开”和“我要捐助”三个服务模块,每个模块下都有对应的子服务项目,方便爱心市民做选择。 (责任编辑:刘家龙) 原标题:苏州慈善开启“微时代”(图)

豫都网微信

《微信能直接捐款 苏州慈善开启“微时代”(图)》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shishang/cscl/226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