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4-02 02:4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苏报首席记者 周 倜
“祭品有 ‘轿车’、‘手机’,还有人怕祖先收到祭品不会用,附上一份使用说明书。”随着清明时节临近,最近不断有读者向苏报君反映,现在清明扫墓祭品的花样越来越多,本来是为了怀念和追思逝者的传统风俗,现在被不伦不类的新式祭品染上了铜臭味。消防部门提醒扫墓群众,清明前后是山林火灾高发季节,应提倡文明祭扫,严防火灾隐患。
苏报君探访:
一幢“别墅”480元,买套装有优惠
苏报君来到市区定慧寺巷一家香烛店。店主拿出一本彩印“冥品系列”产品说明书,上面的纸扎祭品种类繁多,各种“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既有“床”、“椅子”、“柜子”等“家具系列”,也有“电饭锅”、“热水瓶”、“煤气灶具”等“厨房卫浴设备”,常见“家电”有“冰箱”、“洗衣机”、“音响”、“电视机”,还有“饮水机”、“太阳能热水器”、“笔记本电脑”、“电动车”、“轿车”以及“金银首饰”等。
在一张价目表上,苏报君发现这些祭品价格不算便宜,一台纸扎“电脑”要50元,一辆“轿车”要180元,最贵的祭品是名为“新九泉花苑”的“别墅”,上下三层,高两米,内部包括所有“电器家具”和“厨房卫浴设备”,一幢的价格为480元。
不过,李姓店主告诉苏报君,如果购买套装,价格可以优惠。按照苏州的一般“规矩”,如果亲人刚刚去世,过“五七”时要准备一个套装系列,包括“别墅”(1.6米高)、“望乡台”、“大桥”等七八样祭品,一套总价500元,根据死者性别不同祭品种类略有变化。如果仅仅是清明扫墓,要一个“全箱”,里面包括全套“衣服”和“日用品”,只要50元。
网购平台上新式祭品种类更加丰富,甚至有“王老吉”、“红酒”、“iPad”等品种。李姓店主说,现在的祭品生意紧跟潮流,生活中流行什么就卖什么。
专家建议:
去世后大肆祭扫,不如生前多关爱
对于种类繁多的新式祭品,网上讨论很热烈。微博网友“老茶树”认为,这是宣扬封建迷信的低俗行为,清明扫墓在野外烧纸扎祭品容易引发火灾,不宜提倡甚至应该禁止。网友“金太郎”认为,清明节祭祀祖先是一件庄重的事,“奇葩”祭品过于商业化,充满铜臭味,用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显得很不严肃。但也有人认为,祭祀祖先是一种仪式感较强的活动,一年才一次,有的家庭可能几年一次,不能马虎对待,这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助于增强家庭、家族的凝聚力,只要做好防火措施,烧什么祭品是个人自由。
清明扫墓烧纸扎祭品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风俗,以前人们经常烧一些锡箔、冥币、纸元宝等。现在生活中出现了大量新事物,祭品随之出现新花样也属正常。苏州大学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副所长沈志荣博士认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今后所谓“奇葩”祭品也可能渐渐消失。近些年出现了“网络祭扫”等新方式,社会应提倡更加文明、更加安全的祭扫方式,但对一些传统做法,“只要符合公墓祭扫规定,做好防火工作,没必要过于苛责。”他还表示,与其等亲人去世后大肆祭扫,不如趁他们在世时多给予关爱更来得实在。
消防提醒:
野外擅自用火
要受法律严惩
苏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一名姓汪的工作人员介绍,为防止扫墓引发火灾,我市几年前已经在各墓区统一设置焚烧点,提倡“无火扫墓、鲜花祭扫”。苏州市民对此已比较习惯,一般都能遵守墓区规定文明祭扫。但每年还有大量外地扫墓客来苏扫墓,有的人私自携带祭品上山焚烧,当墓区工作人员按规定阻止时,吵架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墓区规模大,出入口有多个,管理上难免出现纰漏,也会被少数人钻空子。
据了解,每年清明前后,因为扫墓缘故,山林火灾相对高发。今年3月16日,苏州城西高景山发生火灾,当地公安、消防等100多人奋力扑救三个多小时才将大火扑灭。苏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宣传中心吴晓光介绍,这起火灾可能是上山焚烧纸钱或乱扔烟头引起,尽管没有造成很大损失,但为我市清明时节的防火工作敲响警钟。
吴晓光介绍,国家《森林防火条例》明确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即使未引起森林火灾,也会受到警告和罚款处罚;造成森林火灾的,将视情节给予数百、数千乃至上万元的罚款处罚,须赔偿损失、补种树木;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清明祭扫紧跟潮流 奇葩祭品什么流行卖什么(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shishang/cscl/315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