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4-13 16:3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很难说得清,"治安队员"是个怎样的职务,游走在公共权力与社会服务之间的此类角色,经常成为"弱者"戕害弱者的主角,甚至形成另一种丛林江湖。还是在东莞,8月8日的《广州日报》就报道过由治安队员主演的现实版"无间道":美酒佳肴、高床软枕、"免费"毒品……收受了毒贩如此"厚意"之后,巡警队治安员"默契"地送给对方一个对讲机,对讲机已调至巡警队的通讯频道,此后,毒贩能提前得知警方的行动,多次逃脱抓捕。更为典型的,是深圳城管在与烧烤摊主发生冲突时,被后者刺死。事发后,当事城管员一度被渲染为英雄,其所在外包公司还曾经为其申请"革命烈士"称号,日前,警方破获案件时发现,其竟作为犯罪团伙骨干成员赫然在列。编外城管也好,治安员也罢,"人手不足"是其存在的最好理由,但公共管理的权力一旦被外包或转嫁之后,如何防止权力孳息之乱,是每个城市都要直面的现实命题。
居住证当然不可原谅,而在现实生活中,行政强制及处罚权却是最容易被滥用的一种权力。日前,沈阳就因重罚传闻而"满城尽是卷帘门":店铺因担心"太狠"的工商等罚单,于是纷纷歇业打烊,致使市民"吃不到午饭、理不了头发、买不着钉子"。尽管地方政府证实这是"传言式恐慌",但对于反思行政强制及处罚权,不啻于一方清醒剂。这些年,行政许可"瘦身"成为潮流,而行政强制及处罚权的规范与监督显然滞后于此。半夜逼人办证的霸道,究竟是强制权无知无畏还是胆大包天?
自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人权。半夜"被办证"无异于权力打劫,它伤害的不仅是居住证本身的制度善意,也不只是公民的基本权益与自由,更将基层治理的乱象呈现在公众面前——这样的治安员有人管吗?这种"办证妙法"究竟是谁的创意呢? ■邓海建
《东莞塘厦治安队员夜拦路人办居住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shishang/cscl/860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