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星座频道 > 姓名 >

言姓的来源

[摘要]言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吴国言偃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2、源于姬姓,出自韩国先祖韩桓叔之后,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据史籍《潜夫论》、《姓氏寻源》等记载,韩国公族有著名的韩桓叔。这位韩桓叔并非战国时期韩国人,...

言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吴国言偃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2、源于姬姓,出自韩国先祖韩桓叔之后,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据史籍《潜夫论》、《姓氏寻源》等记载,韩国公族有著名的韩桓叔。这位韩桓叔并非战国时期韩国人,而是更古远的西周时期人,是后来韩氏家族的祖先之一。

3、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努图克达氏,汉义“男性代言人”,这是一个古老的蒙古族姓氏,源出萨满教祭司,代神说话,在元朝时期即已经逐渐消亡,皆改冠汉姓言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言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六百二十四位,望族出汝南郡、吴郡。言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春秋时期,孔子聚众讲学,他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一位很出色的学生叫言偃,字子游。后来的学者们考证,言偃就是言姓的始祖。据《万姓统谱》这本古书中说,言偃是“吴人”,也就是江南人,那么言姓大约是江南贵族的姓氏。言偃从江南到中原去求学,也真是精神可嘉。随后到战国时期,又产生一支言姓,是由韩国公族那儿产生的。言氏家族,发祥于江南地区,历史悠久,望居汝南郡(汉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吴郡(东汉末年分会稽郡置。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一带。治所吴县,即今江苏省苏州市)。

三、郡望堂号

郡望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吴郡: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东汉王朝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吴郡之内。南朝陈国时期,改吴郡为吴州。隋朝灭南朝陈国之后,再改吴州为苏州,吴地始有苏州之称,并一直沿袭至今。另外,在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在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有一个吴郡,治所在乌程(吴青镇,今浙江湖州吴兴区)。

堂号

汝南堂:以望立堂。

吴郡堂:以望立堂。


《言姓的来源》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duxx.com/xingzuo/xingming/31183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笪姓的来源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